资料下载
Data download赛默飞 iCAP Q 是一款高效、灵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ICP-MS),专为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而设计。正确的操作流程能够确保仪器的高效运行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。以下为详细的操作步骤:
气体供应:确认高纯氩气(≥99.99%)压力在推荐范围(通常为6–8 bar),并检查其他必要的碰撞池气体(如氦气或氢气)。
冷却水系统:确保冷却循环水流畅且温度适宜(一般在15–25℃)。
电源状态:检查仪器和计算机的电源连接正常。
使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样品(如稀释、酸化或过滤),确保样品无颗粒,以避免堵塞喷雾器。
准备内标溶液,用于信号校正和数据质量控制。
打开仪器操作软件 Qtegra Intelligent Scientific Data Solution (ISDS),检查仪器连接状态。
按下主电源开关,等待仪器完成自检。
打开氩气供应,确保气流稳定。
在软件中选择“点火"选项,点燃等离子体。
等离子体点燃后,观察其稳定状态,通常需要几分钟来达到平衡。
质量校准:使用标准校准溶液(通常包含Li、Y、Tl等元素),校正质量轴。
灵敏度校准:运行灵敏度校准样品,检查信号强度是否符合预期。
在 Qtegra 软件中,选择预设的分析方法或创建新的方法。
设置以下关键参数:
目标元素:选择需要分析的元素及其同位素。
采集模式:如无干扰模式、碰撞模式或反应模式。
气体流量:调整碰撞池中氦气或氢气流量,优化干扰消除效果。
采集时间:设置每个样品的采集时间,平衡灵敏度与分析速度。
将样品管放入自动进样器的位置,并确保编号与软件中设置一致。
确保进样器连接良好,无气泡或泄漏。
在软件中启动样品序列分析,实时监控信号强度和背景噪声。
确保样品的信号强度在动态范围内,避免过载或信号太弱。
检查内标信号的稳定性,调整方法参数以校正基质效应或其他信号漂移。
观察实时数据曲线,确认分析无异常(如信号跳变、噪声增加)。
在样品间使用清洗液清洁进样系统,避免交叉污染。
应用内标校正、漂移校正和标准曲线校正,确保结果准确。
检查标准样品的回收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(通常为90-110%)。
导出分析结果为Excel、PDF或其他常用格式。
保存完整的数据文件和分析方法,便于追溯和复核。
结束当前分析任务并退出 Qtegra 软件。
关闭等离子体,等待系统冷却。
关闭氩气供应并关闭主电源。
清洁雾化器和喷雾室:使用推荐的清洗液清洁关键部件,去除样品残留。
检查耗材:检查喷嘴、采样锥和截取锥是否磨损,必要时更换。
检查气体供应:确保气瓶压力充足,无漏气现象。
定期更换冷却液,清洁或更换真空泵油。
每3-6个月进行完整的性能测试和校准。
操作安全:
等离子体运行时,避免靠近高温区域。
使用高纯度气体,防止杂质影响分析结果。
样品准备:
避免使用含颗粒或不兼容的基质样品。
对高盐或高酸样品,采用适当稀释或清洗程序。
数据质量控制:
定期分析质量控制样品,确保数据准确性。
监控标准样品和内标溶液的信号漂移。
Thermo Fisher iCAP Q ICP-MS 以其高灵敏度、宽动态范围和简便的操作而著称。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维护管理,用户可以程度地发挥该仪器的性能,获得精准可靠的元素分析结果。在日常操作中,注意清洁和维护,保持气体供应和样品准备的规范性,可以显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优化实验室运行效率。